近日,国家旅游局下发《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》,要求各大景区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载量,并制定相关游客流量控制预案,4月1日起实施。根据《导则》,八达岭长城核心景区人均空间承载指标为1-1.1㎡/人;故宫博物院核心景区人均空间承载指标为0.8-3㎡/人。据了解,这是首次国家给出明确的测算方法和公式,供各景区参考使用。
7类景区明确承载标准
《导则》共列出了7类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。其中,文化遗址类和古街区类景区对游客流量的要求颇高,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,其遗址核心区的人均空间承载指标为2.5-10㎡/人,而剩余5类景区的这一指标的最小值则在1㎡/人左右。
对于北京景区,《导则》规定,八达岭长城核心景区人均空间承载指标为1-1.1㎡/人;故宫博物院核心景区人均空间承载指标为0.8-3㎡/人;颐和园的游步道人均空间承载指标为0.8-2㎡/人,其他区域为60㎡/人。
《导则》指出,景区应结合国家、地方和行业已颁布的相关法规、政策、标准,采用定量与定性、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核定最大承载量,并给出了明确的测算方法和公式,供各景区参考使用。旅游业内人士表示,这实际上相当于国家在景区客流监控上拿出了“国标”。
据了解,北京的景区早在2013年十一期间就开始采取限流措施。当时,市旅游委在官网公布了本市重点景区游客及停车场的最大承载量,并规定黄金周期间,如果游客量超过最大承载量,景区将通过暂停售票、延长闭园时间、增加售票窗口等措施对游客进行分流。《导则》出台后,记者从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处获悉,目前北京还没有制定相关措施来让景区重新核算承载量。
应根据承载量调控客流
在景区流量控制方面,《导则》也给出了措施,如景区逐步推广门票预约预售,采用预先支付享受折扣等方式引导旅游者提前订票,以有效预估旅游者流量;通过折扣补偿、延长有效期、多种形式的通票等,减少景区入口或设备设施入口的旅游者数量;通过分时入园、高峰限时逗留,减少景区内旅游者数量等。
同时,《导则》特别强调,景区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%时,启动包括交通调控、入口调控等措施控制旅游者流量;景区内旅游者数量接近最大承载量时,当向社会公告并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,同时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挥、指导、协助下,配合景区主管部门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预案;而景区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时,立即停止售票,向旅游者发布告示,做好解释和疏导等相关工作。
大型活动要有控流预案
元旦小长假前,上海外滩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,公共场所的承载量也再次引发关注。而国家旅游局在《导则》中明确指出,景区应针对节假日及大型活动制定相应旅游者流量控制预案。景区要合理分配游憩用地、接待服务设施用地等,将人均占路长度、人均占地面积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并基于人文旅游资源或自然旅游资源不同的敏感度、旅游时段、旅游淡旺季等不同特性进行针对性控制。还要联合交通与公安部门,对通往景区的外围道路入口和主要集散中心(地)进行流量监控,在景区外部进行引导、分流和截流。